廣東一級響應變為二級響應,拐點仍未到來切勿放松警惕
發表日期:2020-02-25 09:31:09 瀏覽:1329
由于近期疫情情勢持續好轉,廣東省于2月24日將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,但是疫情仍在繼續,公眾切記不可因此放松警惕,應做的防護措施依舊要做到位,少聚集少出門,接下來分析一下此次一級響應降為二級響應意味著什么。
統計數據顯示,從2月16日開始截至2月23日,廣東單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據一直保持在個位數“低位”徘徊,分別為:6例(16日)、6例(17日)、3例(18日)、1例(19日)、1例(20日)、6例(21日)、3例(22日)、3例(23日)。
同時,出院數保持在“高位”運行,2月16日至2月23日新增出院數分別為:37例(16日)、57例(17日)、41例(18日)、48例(19日)、45例(20日)、56例(21日)、20例(22日)、32例(23日)。
2月23日16時,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,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紀樂勤通報全省疫情防控情況時表示,從疫情數據來看,新增確診病例數在下降,廣東也正在推行分區分級差異化的防控策略,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,部分企業正在科學有序復工復產,社會生活開始呈現新氣象。
但她提醒,疫情發展拐點尚未到來,公眾千萬不能掉以輕心,切勿放松警惕。
第二,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,不僅僅是字面上的由“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”到“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”的變化,相應的應對方式也有變化。
那么,隨著響應級別的調整,“響應”何時才是“盡頭”?
《廣東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》規定了“應急終止”有關內容: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后,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隱患或相關危險因素消除,或末例傳染病病例發生后經過最長潛伏期無新的病例出現,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機構辦公室提出建議,由宣布啟動應急響應的單位決定終止應急響應?!?br />
目前廣東的確診病例數尚未到0,距離最長潛伏期無新的病例出現這個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走,除了必要的上班和購買生活必需品外,盡量減少出門的次數,避免扎堆聚集,出門帶好口罩,做好防護措施。
統計數據顯示,從2月16日開始截至2月23日,廣東單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據一直保持在個位數“低位”徘徊,分別為:6例(16日)、6例(17日)、3例(18日)、1例(19日)、1例(20日)、6例(21日)、3例(22日)、3例(23日)。
同時,出院數保持在“高位”運行,2月16日至2月23日新增出院數分別為:37例(16日)、57例(17日)、41例(18日)、48例(19日)、45例(20日)、56例(21日)、20例(22日)、32例(23日)。
2月23日16時,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,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紀樂勤通報全省疫情防控情況時表示,從疫情數據來看,新增確診病例數在下降,廣東也正在推行分區分級差異化的防控策略,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,部分企業正在科學有序復工復產,社會生活開始呈現新氣象。
但她提醒,疫情發展拐點尚未到來,公眾千萬不能掉以輕心,切勿放松警惕。
第二,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,不僅僅是字面上的由“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”到“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”的變化,相應的應對方式也有變化。
那么,隨著響應級別的調整,“響應”何時才是“盡頭”?
《廣東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》規定了“應急終止”有關內容: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后,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隱患或相關危險因素消除,或末例傳染病病例發生后經過最長潛伏期無新的病例出現,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機構辦公室提出建議,由宣布啟動應急響應的單位決定終止應急響應?!?br />
目前廣東的確診病例數尚未到0,距離最長潛伏期無新的病例出現這個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走,除了必要的上班和購買生活必需品外,盡量減少出門的次數,避免扎堆聚集,出門帶好口罩,做好防護措施。
相關知識